
心理劇的技術運用「替身」
Moreno認為,替身的發展源自於母親對嬰兒的理解。
由於嬰兒尚未具備語言能力,母親透過察覺並表達嬰兒的需求,來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。
這種早期的互動為心理劇中的替身概念奠定了基礎。
「那麼,在心理劇中,替身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?」
「如果替身所說的話與我的感受不一致,又該怎麼辦?」
替身的角色,是扮演主角內在自我,像是一個放大聲音的擴音器,幫助主角表達感受或想法。
在心理劇中,替身所說的內容,可能是主角未曾察覺卻深藏內心的重要感受,也可能是替身自己自發的推測了解。
因此,心理劇導演通常會邀請主角:「如果你認同替身的話,可以複誦;如果不認同,也可以自由地修改。」
藉此引導主角探索與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