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身為一個心理工作者,心思往往被不同案主的人生故事佔據著,一天轉下來,都在想別人的事情、操心別人的狀態,然後時間就這樣過去了。
幸運的是,我幾乎每半年就會有一段時間,離開台灣去外地工作,暫時遠離我既定且運作許久的「生活軌道」:八點半出門,某校演講、某機構接案,運動、討論所內行政,晚上又回毛蟲藝術接案。取而代之的是:我穩定地待在一個地方,跟幾個好夥伴一起討論課程、好好教學;晚上下課後,三人談談今天工作心情,聽聽資深夥伴的人生建言,與同儕聊聊「自己」。 這過程澄清了很多我這段時間累積的疑惑,我發現,能夠「專心」、「放鬆」地聊聊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
在分享自己的想法時,我不用擔心會被批評、被要求更多,而是從他們的關懷眼神跟好奇的詢問中,我可以好好思考一些問題: 我對這個世界的人事物一些真實的看法? 我對自己的困惑與可能的結論? 是什麼讓我成為現在的狀態? 我未來想做的事情?達到的目標? 我現在相信的信念?帶給我力量的是什麼? 我身邊哪些人給我很大的力量與勇氣? 以及,我對眼前傾聽我的夥伴,一些欣賞與意見交流。
這就是一種沈澱自己的過程。當我們忙碌於生活、家庭與事業時,心中其實已經累積了許多感受與想法,需要我們有機會,在安全信任的環境中去整理,然後那沈重的包袱才能被一一轉化成繼續前進的力量。
我把這樣的歷程寫成這篇文章,鼓勵看見這段文字的您:如果覺得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,感到困惑疲憊,先觀察自己是否已經很久沒好好跟人聊聊「自己」。如果是,建議您:
1. 每一個月,給自己一段時間,也許1~3天,或簡單的一個晚上,作為「沈澱時光」。
2. 在沈澱時光期間做一件「跟平常不一樣的事」,打破原先身體心思習慣的軌道,將會激發你的創造力與聯想力。
3. 慎選陪伴者一起共度沈澱時光,找一個會專心聽你說、不會評論、不給建議,甚至會問「你怎麼想」的夥伴,你看到他,你知道你願意分享經驗給他。
4. 好好地說「自己」,想哭就哭、想笑就笑、想做夢就做夢,你知道越專心談自己,你之後會越有力量地走下去!
5. 若談完還是感覺累了,就好好吃頓飯跟睡個覺。因為你的心終於回到自己身上,身體是最好的導師,教導你如何愛自己。
以上,祝福各位,從調整生活節奏開始,學習自我照顧。當然,你絕對可以發揮你的創意去打造屬於自己的「沈澱時光」,然後從內得到更多力量!
文/ 張祐誠 諮商心理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