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心理諮商要談多久、多久談一次才有效?這些研究告訴我們的事
撰文:孫守宏 諮商心理師
在考慮開始心理諮商時,許多人會好奇:「到底要談多久?每週談一次就夠嗎?」其實,根據近年的多項研究,心理諮商的頻率與次數,確實對療效有明顯的影響。
首先,每週一次是目前最常見且被廣泛推薦的諮商頻率。美國心理學會(APA)指出,定期且穩定的治療,有助於來談者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。研究發現,保持每週一次談話,可以有效穩定情緒、提升自我覺察,也有助於焦慮與憂鬱症狀的改善。Tiemens 等人(2019)在一項大型追蹤研究中發現,前3個月保持高頻率(每週一次以上)會談,能提升焦慮、憂鬱等症狀的改善速度,且降低慢性化的風險。
至於治療的次數,Howard 等人(1986)的經典研究指出,大約50%的來談者在第8次會談時已有明顯改善,約75%的人,在26次會談後達到顯著改善,這也呼應Kadera等人(1996)後續分析,指出即使部分個案2次內已有變化,多數人仍需8次以上會談,才能穩定見到成效。在憂鬱症治療領域,Erekson等人(2024)近期研究也證實:每週一次治療的個案,比兩週一次的個案,有更快且更穩定的症狀改善。
不過,諮商效果並不是單就頻率或時長就能保證。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問題的複雜度、與心理師之間的連結感、過去是否有諮商經驗,甚至生活環境的支持程度,都可能是影響進展的因素。有些人可能在一兩個月內就感到改善,也有些人需要更長期的時間來慢慢調整。
總結來說,會給諮商的建議:
• 每週一次的諮商為基礎。
• 至少8次以上的治療次數,較容易觀察到成效。
• 個人狀況與議題複雜度不同,與心理師保持溝通,靈活調整步調。
相信持續而穩定的投入是療癒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參考文獻(APA格式)
•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. (2023). Understanding psychotherapy and how it works. https://www.apa.org/topics/psychotherapy/understanding
• Erekson, D. M., Lambert, M. J., & Eggett, D. L. (2024). Session frequency and depression treatment outcome: Evidence from naturalistic settings.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, 353, 203–211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ad.2024.03.005
• Howard, K. I., Kopta, S. M., Krause, M. S., & Orlinsky, D. E. (1986). The dose-effect relationship in psychotherapy. American Psychologist, 41(2), 159–164. https://doi.org/10.1037/0003-066X.41.2.159
• Kadera, S. W., Lambert, M. J., & Andrews, A. A. (1996). How much therapy is really enough? A session-by-session analysis of the psychotherapy dose-effect relationship.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Practice and Research, 5(2), 132–151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2700273/
• 邱珍琬(2020)。影響諮商服務的成效因素探討-大學生與研究生之當事觀點。《輔導與諮商學報》,42(1),1–26。
• Morph心理諮商所. (n.d.). 心理諮商/治療常見問答FAQ。取自 https://www.morph.com.tw/faq/
• TalkTalk心理學. (n.d.). 心理師,請問我的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需要幾次? 取自 https://www.talktalkpsy.com/modules/news/article.php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