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你開始思考是否要去諮商
撰文:高曉寧 諮商心理師
「好像還沒嚴重到那個地步…」
「是不是再撐一下就好了?」
「我真的講得出來嗎?」
你最近也有這些想法在腦海裡打轉嗎?
有時候,當情緒悶住、人際相處卡卡的、心裡有種說不上來的不對勁,我們會開始冒出那個念頭:「要不要去諮商看看?」
但這個念頭也很容易被懷疑、擔心,甚至是害怕給蓋過。
其實,從「開始考慮諮商」到「真的走進諮商室」,中間有一段醞釀的過程,每個人都不太一樣。
我們一起來看看,那些常見的猶豫,或許也是你正在經歷的。
「我的問題好像沒有很嚴重,真的需要諮商嗎?」
很多人會覺得,好像只有「心理生病」或「發生大事」才需要去諮商。但其實,諮商更像是心理的健身房 ,不一定要等到「撐不下去」,才值得開始。
有時候只是:
• 最近一直提不起勁,但又說不上原因
• 試了很多方法,可還是卡在同個地方
• 明明只是些小事,卻累積到讓你覺得很煩、很累
這些「小狀況」,其實就是在告訴你,你不需要等到「夠糟」才可以尋求支持,你也可以在還撐得住的時候,選擇善待自己。
「我不知道要說什麼,怕自己講得很奇怪,或情緒會崩潰」
這也是很多人一開始的擔心,怕說不夠清楚、講話沒邏輯、怕一講就忍不住掉眼淚。
但其實,在諮商室裡,你不需要把事情整理好才說出口,也不需要表現完美。
可以是亂的、卡住的、不確定的樣子。
諮商像是安全的對話空間,不用逞強,也不必壓抑。你可以慢慢說,心理師會陪你,一起聽懂那些你可能都還不太確定的感覺。
有時候,「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」,也是個很好的開始。
「我怕我改變不了,去了也不一定有用」
諮商不像吃藥那樣馬上見效,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整理一間雜亂的房子。
不是要你馬上丟東西,而是陪你一間一間慢慢打開,整理抽屜裡的舊東西。有些東西你可能忘了它的存在,但它的其實都在影響你的生活和感受。
改變,通常不是直線,有時你會覺得有進步,有時又覺得繞回原點,甚至更亂,這都很正常。
有些改變,不一定是問題消失了,而是你可以:
• 多說出一點從前不敢說的事
• 比上次更能表達自己的感受
• 少怪自己一點
• 不再那麼容易情緒爆炸
哪怕你還在卡同一件事,但能用不同的眼光去看、不同的方式去回應,那就是進展。
如果你曾經在心裡出現過:「我是不是應該找人談談?」那就是一種對自己的照顧。心理師不會要你講得很完美,不會立刻分析你人生發生什麼事,也不會給你貼標籤。你可以帶著模糊、混亂、不確定來,只是想找個人好好說一說,那就夠了。
如果你還在觀望,也沒關係,你可以再觀察一下自己。就像整理一個房間,有些抽屜現在還打不開沒關係,等你準備好了,我們再一起來整理。